入了春,自媒体博主夕阳开启了“连轴转”工作模式。刚结束一家养老机构的测评股票配资软件,她又将马不停蹄地和另一家机构的负责人碰头,商议视频的拍摄细节。
以“养老经纪人”之名,夕阳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已经积累了两万多个粉丝。
近年来,类似“银发顾问”“养老中介”“养老经纪人”的自媒体账号,如雨后春笋般在互联网涌现。他们凭借信息差获利,为委托人推荐养老机构,提供养老院、养老产品测评咨询等服务,同时也为养老机构做一些推广,拍摄探店视频。
“养老经纪人”作为新职业,折射出养老服务行业怎样的新生态与新机遇?
需求催生市场 “养老经纪人”兴起
2021年,夕阳在朋友邀请下,来到一医养社区参观。一时兴起,夕阳随手拍了段vlog,发布在小红书。
意外的是,第一条视频就收获了10万+的阅读量,有人咨询价格,有人询问入住体验,甚至有养老机构找来邀请她去实地探访。曾做过市场前端的夕阳敏锐嗅到了“信息差”里的商机,决定打造养老账号。
目前,市面上养老机构数量多、分布广、服务差异大、价格收费机制复杂,普通家庭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真实情况。夕阳一面拍摄探店视频,链接各个机构的资源,一面在线上提供咨询服务。遇到有意向入住的委托人,她帮忙联系养老院陪同考察,提供养老方案,若老人顺利入住,机构会支付给她一定比例的佣金。
展开剩余65%夕阳见过太多晕头转向的家属和长者,有老人患有基础病,需要机构能提供专业医疗服务;有老人失能生活不能自理,急需送到有持证护工上岗的养老院;还有老人不堪忍受独居寂寞,想去养老院过集体生活。“最着急的是家中有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,子女根本应付不过来。”夕阳说。
困在信息茧房里的不只老年人,还有寻不到客源的养老机构。夕阳统计走访过的私营养老机构,空床率在50%~60%左右。
链接供需双方 “赢”在信息量与专业度
三年时间里,夕阳探访了近百家养老机构。“现在我走进一家机构,5分钟就能判断出来这里靠不靠谱。”夕阳笑说,大部分委托人在意价格、服务质量等,但“养老经纪人”要考量的远不止这些。
她不仅要对机构的地段、交通设施、人员配置、服务项目、医疗设施等情况作大范围摸查,也要详细了解老年客户的身体健康、精神状态、养老预算等情况,再者,工作人员的专业度、性格脾气等也是“养老经纪人”观察的重点。
半个月前,徐先生(化名)找到夕阳,想要为62岁的父亲找一家养老院。徐先生说,父亲退休前是公务员,每月有固定的退休金,不久前因为中风做手术,目前正在恢复中,需要一个能安静疗养的地方,但父亲性格外向,又想要有丰富的活动打发时间。
夕阳先为他推荐了一家养老院,离闹市区远、流动空间丰富、环境清新,配备了医院、护理院与活动区。“她的服务是全周期的,我父亲入住后,有任何需求或者意见,她都会去和院方沟通。”徐先生很感激。
“养老经纪人”九九坦言,在拍摄、跑市场、和家属沟通等各种环节中,最大的挑战是家属提问任何问题,都需要马上解答,这就得在日常探店中积累大量样本,拍好每一条视频。“手里的养老院数量越庞大,匹配就会越精确。”九九说。
细分赛道才能领跑
眼下,市场上的“养老经纪人”多是小团体作战,在互联网上野蛮生长。“线上咨询量挺高,但真实的线下参观率可能只占50%,成交量就更少了。”夕阳直言,网络上所谓“做养老中介月入10万”等分享帖,大多依托于保险机构,主业是卖保险。
“一个新行业的兴起,必然伴随着不稳定因素,但其对于养老行业的价值与作用不可否定。”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、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何铨强调,“养老经纪人”有效衔接能力评估与服务输送,打通各方优质资源,促进养老服务供需信息对称,提升了市场效率。
也有专家表示,“养老经纪人”可以考虑细分赛道:“银发顾问”专门提供政策解读股票配资软件,送上第一手养老产品资讯;“养老规划师”从医疗保健到精神文化生活,定制个性化养老方案;“养老咨询师”主职链接养老机构、养老产品供应商等资源。(据浙江老年报)
发布于:河南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指配资公司_股市配资公司_股票配资交易平台观点